鼎力出海,聚向未来!“2025中国生物药聚力出海论坛”成功举办
7月2日,由鼎康生物、恒驭生物、艾里奥斯生物科技、迈邦生物、纳微科技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生物药聚力出海论坛”成功在上海举办,论坛主题为“鼎力出海,聚向未来”。会上,数位跨国药企高管、本土创新药企意见领袖、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及顶级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多场精彩的主题报告与圆桌讨论,围绕中国生物药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商业化路径及生态协同,展开了深度对话。
解码中国生物药全球化:战略·实践·创新·法规
联投欧洲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敏容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国生物药企业正迎来“创新出海”的黄金窗口期。论坛以“鼎力出海,聚向未来”为主题,汇聚跨国药企高管、本土创新领袖、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及顶级投资机构,围绕战略抉择、资本赋能与生态协同展开深度对话,旨在凝聚全产业链智慧,破解技术壁垒、法规差异与市场准入等共性难题,共同探索中国生物药从“本土创新”到“全球价值”的跃迁路径,携手书写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的新篇章。
波士顿咨询董事经理付滢霏以“中国生物药创新出海的选择与策略”为题,系统拆解出海逻辑。当前中国药企国际化发展,主要受内外几大驱动力的共同推动,如国内创新药研发成果增强;国内市场降价压力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发展蕴含巨大潜力。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生物药出海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出海产品的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市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然而,技术壁垒、法规差异、文化适应等诸多挑战油然而生。破局的关键,在于差异化产品、扎实的临床及注册能力、适合的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储备的重要性。
科兴制药副总经理邵珂基于科兴制药的全球商业化建设,分享了合作案例。他指出,中国本土药企正“百花齐放”“竞相出海”,诸多创新成果水平接轨国际,在人才、灵活的商业模式、临床研究质量等诸多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出海基础。叠加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药企正在加速国际化转型步伐。为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出海模式,无论是自主出海、借船出海还是全面本土化,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生物医药企业之一,科兴制药通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完善的全球商业网络,其国际化产品筛选坚持“高技术含量、高市场价值、高注册水准、快速商业化”的标准,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鼎康生物总裁魏建中在题为“新兴动力源:中国高效协作的创新如何重塑全球生物制药格局”的主题演讲中,深入探讨了中国生物药产业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全球突破的发展路径。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生物药企正面临资本效率与创新效率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投资回报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必须持续提升创新效能。魏建中特别强调,效率因素正在成为决定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生物药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要持续提升效率,必须重点关注三个互联的核心要素:监管政策,人才,和本地研发基础设施。三大要素协同强化,中国生物药企将能够在全球舞台上更好地展现优势与发展潜力。
贺维斯特医药科技(HiRO)法规事务及策略规划部顾问白瑜珊对日韩医药市场的出海法规政策进行了解读。她分析了日本医药市场的独特优势,指出日本作为全球第四大药品市场,其市场地位的确立得益于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体系,被FDA和EMA等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临床数据等因素。当前,为鼓励医药创新,日本为研发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包括加速审查、优先审查在内的多元化政策支持方案,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新药研发和上市的审批效率。在韩国市场,白瑜珊着重强调了该国作为国际临床试验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韩国凭借其高度发达的医疗基础设施、世界一流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疗专业人才,叠加较充足的受试者群体以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逐渐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鼎康创新联盟国内首次亮相:共铸生物药出海新生态
论坛迎来高光时刻——鼎康创新联盟(Chime Innovation Alliance)正式启动。联盟由鼎康生物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发起,以“协同创新、全球赋能”为核心理念,整合CRDMO、高端设备、关键试剂及耗材等全链条资源,打造一站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物药全球化解决方案。启动仪式上,恒驭生物、艾里奥斯生物科技、迈邦生物、纳微科技等联盟成员企业代表携手登台,共同点亮象征“聚力出海”的联盟标识。这标志着中国生物药产业首次以系统化、生态化的方式,将分散的创新要素重组为协同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支持。
圆桌论剑:解锁中国生物药全球化的金钥匙
在“生物药出海的BD策略与全球合作机遇”圆桌对话中,鼎康生物总裁魏建中携手科兴制药副总经理邵珂、道尔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岩山、Vivace Therapeutics & Virtuoso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Sofie Qiao、英诺湖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陈如雷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一致认为,面对全球竞争,单打独斗难以突围,唯有通过产业联盟整合研发、资本与商业化资源,并选择具有国际水准的生产合作伙伴,才能将中国的临床执行速度与成本优势转化为全球竞争力。他们强调,初创企业需平衡创新与融资节奏,成熟企业应加速建立国际商业化能力,唯有双轮驱动,方能在海外市场赢得广阔空间。
“资本助力生物药创新出海:VC的视角与战略”圆桌对话,由鼎康生物战略发展副总裁王思远主持,凯辉赛诺菲基金合伙人钱晶、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何灵、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名信资本管理合伙人徐立新等投资人指出,VC正从财务投资者升级为战略合伙人,以资金、资源与全球网络三重杠杆撬动企业出海。他们坦言,中国生物药资产凭借研发速度、成本效益与人才储备优势,已成为跨境并购与License-out的热门标的;未来资本将更加关注数据质量、合规标准与地缘政治风险,倒逼企业以全球标准打磨核心竞争力。
“构建生物药创新联盟与生态系统:协同出海的力量”圆桌对话在恒驭生物首席执行官朱向莹的主持下落幕。迈邦生物联席首席执行官华利强、纳微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必旺、艾里奥斯生物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贾启军、沪港中科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安领苏州总经理邢国振等联盟成员企业代表指出,本土供应链企业正加速关键原材料与设备进口替代,创新药企在靶点发现、分子设计等前沿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技术自信显著提升。他们相信,通过“鼎康创新联盟”平台整合非临床评价、工艺验证等专业服务,以“中国效率+全球标准”赢得国际客户认可,中国生物药产业终将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出海”的质变跃迁。
鼎力出海,聚向未来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一方面,本土供应链企业快速崛起,在关键原材料、设备等领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另一方面,创新药企通过源头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靶点发现、分子设计等前沿领域与国际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同时,在药物非临床评价、工艺验证等专业服务领域,中国企业凭借严格的质量标准、高效的执行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正赢得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认可。这些发展态势表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构建自主可控创新生态的基础条件,通过联盟协作实现协同出海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
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生物药创新力量正在世界舞台崭露锋芒。这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全球化征程中布满荆棘与考验。
在政策支持、资本助力、技术突破的多重驱动下,中国生物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未来,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全球化视野,以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让中国创新真正造福全球患者。
关于鼎康生物
鼎康生物(Chime Biologic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CDMO公司,率先引进了全球首个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KUBio™,赋能生物制品从细胞株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我们位于上海的创新中心聚焦高效的细胞株开发和先进的技术开发,与拥有多国临床试验申请和新药上市成功经验的武汉制造工厂相结合,鼎康生物正在为全球生物医药客户提供一站式的CMC解决方案。在鼎康生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致力于提高前沿生物医药对全球患者的可及性,履行我们对人类健康的承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himebiologics.com。
关于鼎康创新联盟
鼎康创新联盟(Chime Innovation Alliance)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赋能者与加速器。联盟整合了快速发展的新兴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为全球大分子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全球领先的创新,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促进全球医药行业的创新转化并造福全球病患。